兒童肺炎鏈球菌感染艾肯醫生 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一億五千萬宗兒童急性肺炎的新發病例。當中有兩千萬名兒童需要住院,約一百五十萬名兒童需要氧氣治療。此外,每年約九十三萬名兒童(五歲以下)死於肺炎,大部分個案發生於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
肺炎一直在五歲以下兒童死因排名的首位,當中以肺炎鏈球菌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肺炎最為常見。與此同時,肺炎也是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根據 2010 年的統計,每年中國大約有兩千萬名五歲以下的兒童染上肺炎,死亡率高達 17%。 兒童肺炎的最常見的病因分別是感染肺炎鏈球菌(又稱為「肺炎球菌」)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至於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不但可以引起肺炎,還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菌血症及腦膜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抗藥性肺炎球菌還會引發心包炎,死亡率極高。 其實,肺炎球菌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可以預防的。預防肺炎鏈球菌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疫苗其實早在上世紀就已經存在。雖然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疫苗收費只是 15 至 17 美元,但肺炎球菌的疫苗就比較昂貴,需要 127 美元。因此很多地方的政府,都不願意為公民提供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但就有免費的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注射。 至於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考量,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注射三針後的抗體保護作用達 90% 以上,其安全性亦得到美國 FDA 和醫學組織認可。肺炎鏈球菌疫苗也是,雖然價格昂貴,不過其有效性和成本效益亦得到認可。事實上,英國、美國、香港和台灣等地區已經使用這些疫苗多年。因此,兩種疫苗的安全及有效性不存在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藥物指引,安默西林(Amoxicillin)和芐青黴素(Benzyl penicillin)是治療肺炎鏈球菌的首選藥物,而其他的有效藥物包括:頭孢克洛(Cefaclor)、羅氏芬(Ceftriaxone)、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及美羅培南(Meropenem) 等等。可惜,使用藥物治療是指標不治本的方法,抗生素藥物並不能提供預防和保護作用,而且容易引致耐藥性細菌和抗藥性細菌的出現。 在中國地區,濫用抗生素的問題非常嚴重,很多地方已經出現耐藥性和抗藥性。因此,抗生素治療不但無法有效減低兒童肺炎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治療的成本和負擔,令問題變得更複雜和難以控制。 故此,雖然疫苗的成本高,但我還是建議家長讓孩子去接種疫苗。一般情況,嬰兒滿兩個月大就可以接種第一針疫苗,接著每相隔兩個月就要注射一針,直至第三針疫苗注射完畢。嬰兒一歲大的時候可以再注射一針加強劑,這樣基本上就有終身免疫保護。如果有任何疑問,應該咨詢家庭醫生或者兒科醫生,並遵從他們的臨床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