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需要用退燒藥嗎?艾肯醫生 著
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孩子發燒,可是在醫學上,發燒是不是一定都需要用藥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發燒。 發燒其實是一種免疫反應,是對抗感染的一個重要機制。在人腦的下視丘中,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的系統,負責調節體溫和保持體溫恆常的重要機制。正常人平時不生病的時候體溫約在攝氏三十七度左右。但人體一旦出現感染,免疫細胞就會釋出大量的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會刺激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令體溫上升,而目的是降低病毒的活性和減慢病菌繁殖的速度。 很多病毒和病菌,都喜歡在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攝氏三十五度到三十七度左右的溫度區域繁殖,所以當出現感染的時候,發燒可以抑制病毒和病菌的活性,甚至可以消滅一部分的細菌和病毒。 至於幼兒,由於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發展尚未成熟,加上對病毒及細菌的抵抗力較差,防禦陣線也很薄弱,所以比成年人更容易發燒。 雖然發燒會引致小孩子身體不適,不過如非高燒,一般都不建議家長使用退燒藥。很多感冒和感染都是病毒引起,而低燒是病毒感染常見的症狀,所以只要體溫維持在低燒的水平(攝氏三十八度至三十九度之間),一般的孩子都不需要服用退燒藥。 而一般家長最擔心的「燒壞腦袋」,在低燒的情況下是不會發生的。因為大腦細胞和組織都是由蛋白質組成,通常要在攝氏四十二度以上才會逐漸被破壞。所以,如果孩子發燒至攝氏四十度,或者出現其他嚴重的症狀,才真的需要前往急症室求診。 至於小說和電視上經常出現的那些「原本正常的小孩因為某次生病高燒後,而令頭腦的智商大幅降低」之類的情況,其實在臨床上十分罕見,而且通常都不是由高燒造成,而是因為腦炎和腦膜炎或者大腦缺氧而導致的。 總結而言,孩子發燒不一定要服用退燒藥,父母也不需要急著帶孩子到醫院急症室看病。如果孩子出現流感症狀,但情況不嚴重,可以到診所求醫和在家裡休養。如果孩子因發燒而感到不適,可以用冰敷或者退熱貼來暫時降低體表溫度,舒緩不適。不過,發燒其實是一種免疫反應,可以幫助身體對抗入侵的外來病毒和病菌,家長不應該過於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