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輪狀病毒艾肯醫生 著
輪狀病毒感染(Rotavirus infection)是嬰兒和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受感染的兒童一般都在五歲以下,當中兩歲以下的兒童居多。輪狀病毒會入侵小腸的上皮細胞,產生腸毒素,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腸胃炎和腹瀉。一般的感染途徑是經由口腔攝入病毒受污染物或者排泄物。病者會出現急性腸胃炎,發熱、嘔吐和腹瀉,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脫水症狀、電解質紊亂和其他併發症,例如病毒性血症,心肌炎、腦炎、肺炎、肝炎和急性胰腺炎;嚴重的脫水和併發症可以致命。
輪狀病毒主要分為五種,甲型輪狀病毒(Rotavirus A)是最常見的,佔約 90% 的案例。相關研究指出,約 42% 的輪狀病毒感染者沒有出現症狀,但可傳播病毒。雖然輪狀病毒的治療並不複雜,但每年仍有超過 450,000 名五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為輪狀病毒的感染而死亡,當中大部分在發展中國家,但輪狀病毒感染的死亡率在發達國家並不高。 健康的兒童如果跟受感染的兒童一起生活,上學和玩耍,可能會接觸到病毒,引起感染和傳播,特別是接觸到受污染的水、食物、玩具和衣物。輪狀病毒感染跟流感病毒感染一樣,是一種自限性感染(self-limited infection),並沒有特效藥,只能用輔助性藥物來減輕症狀。 輪狀病毒需要靠身體的免疫系統清除,家長只需要幫孩子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不需要利用針對性藥物來抑制病毒,孩子就自然康復。然而,每四十個受輪狀病毒感染的兒童,就有一個可能出現並發症,需要留院觀察,所以家長不可以輕視輪狀病毒感染,要小心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接種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有兩種有效的口服疫苗可以預防輪狀病毒感染,價格便宜;新生嬰兒兩個月大就可以接種第一次疫苗,一共需要接種三次;其保護作用超過 70%,但可能有輕微的副作用,包括接種後一星期會腹瀉和嘔吐,所以接種前應該咨詢你的臨床兒科醫生,了解相關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