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的確診數字可信嗎?艾肯醫生 著
2020年2月7日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人數急劇上升,不少人都開始質疑中國大陸的官方確診數字的可信性。
回顧二月份的感染人數記錄,不難發現在過往的一週內,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人數增加的速度有上升的趨勢(下圖)。 其實在過往的一個星期內(2020 年 1 月 30 日 至 2020 年 2 月 6 日),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人數並沒有下降。相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上傳的數據顯示,新確診案例正在不斷上升,嚴重感染個案的人數和死亡人數也持續增加。雖然如此,但目前到底有多少人在中國境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仍然是未知之數。
主要的問題出現在確診個案和懷疑個案的區分:根據臨床定義,確診個案必須為新型冠狀病毒基因測試呈陽性結果。 根據臨床指引,目前每名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人都會先進行一次快速測試,若結果呈陰性反應,便不需再做測試;但若病人症狀不退,可能需要再做測試,進一步確定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若病人首次快速測試呈陽性反應,會再做基因排序確定他受感染。之後,假如病人康復,出院前會再進行兩次快速測試,中間相隔二十四小時,以確定病人體內沒有病毒後才能夠安排出院。 然而,由於缺乏資源,即使在發達城市(例如:香港)都開始出現快速試劑不足的問題;在爆發感染的武漢市,資源短缺的情況便更加難以想象。 我有一位來自武漢的好朋友,他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期間,一家四口都染病了。最先染病的是他的妹妹,出現發燒和肌肉疼痛,兩天後,他的母親開始發燒,再過兩天,他的父親也染病了,最後輪到我的好朋友。這屬於典型的交叉感染案例。最先只有一人染病,其後患者家屬和曾經接觸過患者的人逐漸染病。 我的好朋友把他的肺部掃描影像和驗血報告發給我,經過我詳細的檢閱後,也幾乎有七成確認他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然而,這位朋友告訴我,他目前除了在家中自我隔離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應對措施。 他說主要的問題有幾個:
除此以外,據我所知,他的醫生所開的處方藥物也不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最有效的藥物,而是對抗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Oseltamivir)和對抗細菌性感染的頭孢克肟(Cefixime)。臨床醫生還叮囑我的朋友說:「病毒可以靠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癒,如果一週內情況沒有惡化,病情好轉,就代表免疫系統戰勝了病毒。」 由此可見,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很有可能令武漢市當地的疫情惡化。此外,很多患者他們雖然得病了,但由於沒有進行快速測試,所以他們不屬於確診個案,甚至連「懷疑個案」也不是,只是「需要自我隔離」的患者。許多患者也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也許還有不少患者都在「自我隔離」的情況下出現病情惡化,得不到救治。 我雖然沒有充分的證據,但我相信這位好朋友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像他這樣的案例,甚至情況比他更慘的患者。我也相信目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應該比實際公佈的數字要多,除了確診的案例和懷疑的個案中,還有很多隱藏在社區內的患者,沒有出現在官方的數字裡。 在統計數據不足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很難對疫情進行判斷。只是現在就算憑官方數據來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仍然是不太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