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兒童感染肝炎病毒艾肯醫生 著
肝炎是一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嚴重者可能會引起肝臟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絕大部分的肝炎都是由病毒引起,所以免疫力弱的孩子容易感染。不過,即使是健康的孩子,也有可能感染肝炎,所以家長必須了解肝炎的病因和正確的預防方法。
肝炎主要的由口糞傳播,而食水是主要的來源,所以喝了不乾淨的食水,就有較大機會感染肝炎病毒;當中以A 型肝炎病毒和 E 型肝炎病毒最為常見,所以不建議孩子喝未經完全煮沸的食水。另外,孩子也可能透過進食受污染的海產食物而感染肝炎,所以家長應該徹底煮熟海鮮後才讓小孩子進食,尤其是蝦蟹類和貝殼類食物。 另一個感染肝炎的途徑則透過血液傳播,最常見的為B 型肝炎病毒和 C 型肝炎病毒。這兩類病毒通常是接觸了受感染人士的血液而感染。這兩類肝炎的傳播率雖然高,但通常很少出現在小孩子身上。主要原因是這類肝炎需要接觸血液或者通過性行為傳播,小孩子因為較少發生性行為,所以通常感染是因為接觸了受感染的血液,或者是母嬰傳播。 假如家長或者親屬是 B 型肝炎的帶菌者,就應該儘快接受治療和避免讓兒童接觸到自己的血液。另外,懷孕的女士也應該在懷孕期間進行快速的肝炎病毒測試,以減低小孩子可能患病的風險。 早期急性肝炎的治療方法可用干擾素。若小孩子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可以給予葡萄糖加維生素 C 和維生素 B 的補充劑。至於嚴重的兒童,可能需要使用消炎藥和抗病毒藥。 疫苗方面,目前只有 A 型肝炎病毒和 B 型肝炎病毒有疫苗預防,所以建議小孩子儘早接種疫苗,便可以有效預防感染。另外,由於 B 型病毒屬於致癌病毒,可誘發肝硬化和肝癌,所以建議大部分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應該接種疫苗。 至於控制感染源方面,家長平日需要照顧孩子的個人衛生和家居環境清潔,並需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以及教育孩子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一旦家裡有人感染肝炎,就應該避免接觸兒童和自我隔離直至康復為止。 如發現孩子有咳嗽、流鼻涕、發燒等感冒症狀,或有不想吃東西、噁心、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治療後不見好轉,應注意是否肝炎症狀,並及時採取治療措施。如果兒童出現黃疸,就應該立即到醫院或者診所求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