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KEN 醫學頻道
  • 主頻道
  • 醫學專欄
  • 艾肯醫生手記
  • 網台
    • 科幻醫學
  • 聯絡

堅守在傳染病科

26/1/2019

0 評論

 
雖然醫學的專科有很多,但我偏偏喜歡傳染病科。其實我的家人和好友,以及很多關心我的人都曾經好奇地問我:「醫學裡有那麼多不同的專業,你為什麼好好的要去研究傳染病呢?這工作不是很危險嗎? 」

是的,傳染病科的工作,無論是臨床還是科研,都確實有一定的風險。醫生和護士本身就是高危職業,在臨床上工作的同事們,每天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地去照護和醫治患者。科研人員們就日以繼夜地研究不同種類的傳染病,希望發現新的知識和技術,可以應用在臨床治療和預防。雖然我們不是毫不畏懼的勇者,但我們仍然緊守自己的崗位,為拯救患者的生命而努力。為此,我們都肩負起重任,冒著受感染的危險,繼續站在前線。

其中一位我最崇拜的德國老教授就曾經對我說:「如果連站在前線的我們都倒下了,那站在我們後面的人怎麼辦?」當時我在想,那到底是誰站在我們的後面呢?答案不是別人,就是我們深愛的家人、孩子、兄弟和好友!每當我想起自己身後的人,我就願意不顧一切地奮勇向前,站在戰場的首線。只有這樣,我才可以保護他們,守護我珍惜的人。

我認為目前世上沒有比研究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學更重要的事了。為什麼?因為微生物是自然生態的一部分,也是我們人類身體的一部分,研究傳染病學和微生物學除了可以了解微觀下的生態宇宙,還可以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人體的生化機能和維持健康的生物機制。

我們人類的身體是經過幾千年的進化和演變,早已形成一套微妙的系統去跟各種微生物並存。人體和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其實非常奇妙,有些微生物會感染我們的細胞,產生毒素,引起嚴重的疾病。然而,這類型的微生物只是佔少數,實際上,有更多的微生物,是我們身體的盟友。它們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消化、吸收和製造營養,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外來的微生物感染和破壞。有些微生物則是兩者合一,它們是「內奸」,有時是我們的盟友,保護我們,但有時又是我們的敵人,入侵我們,它們並不忠心,只會幹對自己有利益的事。

在幾個世紀前,醫學家才真正明白傳染病的來源,於是隨著科技革新和社會人口增加,醫學技術逐漸發展出新的藥物來治療和對抗傳染病。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宿主和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關係,因而犯下了無可挽回的大錯──濫用藥物。

為了要平衡人類一方壓倒性的優勢,微生物發展出許多新的基因突異,除了加快了新陳代謝的機制,還製造可以抑制抗生素和其它藥物的有機物質,來破壞和阻礙藥物對它們的損害和抑制,形成耐藥性和抗藥性的新機制。

目前為止,這些機制已經根深蒂固的印在每一個微生物的基因裡,因此很多藥物對這些微生物都完全無效。而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增長,越來越多人患上慢性疾病(例如:肝炎、腎結石和心臟病)和癌症(例如:肝癌、肺癌、乳癌和前列腺癌),很多病患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和化療,有時甚至需要接受器官移植。要知道,所有外科手術都必然會有術後風險,而風險最大的問題往往就是術後感染。由於身體出現了傷口,身體原有的免疫功能就會減弱,皮膚和其它組織無法保護我們,微生物可以直接入侵體內。醫院是耐藥性和抗藥性微生物的根據點,院內感染往往比普通感染更嚴重,死亡率更高。接受外科手術的人當中,大約有5%至10%的人會死於術後感染,單單在美國,每年就有十萬人因此而死亡,而且數字還持續有上升的趨勢。因此,我們需要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需要善用更多的資源去實踐解決方案。我又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關注傳染病,並且監督政府和衛生部門正視和解決這些重大問題。

另一方面,器官移植手術的接受者,在術後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這類型的藥物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當人體免疫力下降,病菌和病毒就有機可乘。很多平常對我們沒有傷害的微生物(例如:真菌、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和一些正常的菌叢)就會乘機入侵,感染我們的身體。我們目前對這類型的微生物和疾病仍未獲得完全深入的理解,所以我們仍然有很多需要鑽研的地方。特別是真菌感染,經常被臨床人員忽視,因而延誤了患者的治療時機。其實不止器官移植的接受者,老年人、孕婦、兒童和其它長期病患者(例如:接受癌病化療的患者、愛滋病患者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等等),都屬於高危人士。所以,這類型的傳染病亦有機會感染你身邊的家人,朋友和孩子,不要置身事外。

隨著科技和醫學技術日益增長,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去研究傳染病。其實,近代醫學對傳染病的認知已經跨越了一大步。在二十年前,我們已經開始嘗試利用微生物去協助我們治療和預防疾病。而踏入二十一世紀,我們的醫療技術更是再上一層樓。

現今醫學科技已經讓我們可以迅速製作疫苗來預防新病毒(例如:流感)。單憑現在的技術,一旦發現新的病原體,只需24至48小時,我們就可以把它的基因完全解密,了解它的特性、來源和嚴重性。未來的基因技術會更快速,更準確,甚至可以預計到生物的基因突變率,從而預防尚未出現的疾病。

此外,我們又利用了減毒型麻疹病毒來治療癌症。麻疹病毒以前是我們的頭號敵人,現在反而變成了我們的盟友。其實不止麻疹病毒,其它的病毒(例如:皰疹病毒、腺病毒)都具有相當多的利用性和可塑性,可以用來治療癌症和遞送神經系統藥物,我相信未來我們在這一方面會有更多的突破。

最後,醫學家正利用基因改造的噬菌病毒來進行基因治療,醫治一些不治的先天性基因遺傳疾病。由於這些疾病都是100%先天性缺憾的基因變異,因此除了改良宿主的基因之外,並沒有其它更有效的治療方法。但透過生物技術,我們可以利用噬菌病毒「感染」來改善患者的基因,逐漸治愈一些無可救治的先天性基因疾病,拯救很多無辜的患者,這些都是傳染病學者的功勞。
​

我以上所列舉的醫學技術無疑都代表著人類在醫學領域上的新躍進,但其實都只是冰山一角。也許,這些技術都是我們人類的新希望,也是人類和微生物之間的新平衡。單單在過往的幾十年,人類的醫療技術就創造了此等佳績。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也就是我們這一輩未來的幾十年,到底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新面目呢?實在令我非常期待!所以,為了這個耀眼的未來和守護我的身邊所愛,我願意繼續堅守在傳染病科!
0 評論



發表回覆。

    杏林手記
    圖片
    艾肯醫生
艾肯醫生 AIKEN DAO © 版權所有
​未經作者同意 不得轉載及出版印刷 違者必究
​www.doctoraiken.com
  • 主頻道
  • 醫學專欄
  • 艾肯醫生手記
  • 網台
    • 科幻醫學
  • 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