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KEN 醫學頻道
  • 主頻道
  • 醫學專欄
  • 艾肯醫生手記
  • 網台
    • 科幻醫學
  • 聯絡

兒童流感須知

10/1/2020

0 評論

 
圖片
每年都有流感高峰期,而且高峰期不一定出現在冬天,有時夏天也會有流感高峰期,所以家長要一年四季都為孩子做好預防流感病毒的措施。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主要可分為甲、乙、丙三型。我們最常聽到的甲型流感是三種流感病毒中突變速度最快的。因此,由於突變速度快,所以每年的流感都不一樣,兒童的身體也不會對新的流感病毒產生免疫,所以建議每年都接種流感疫苗一次。

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二至四天,流行性感冒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肌肉疼痛。流感病毒主要經由飛沫傳播,傳播的範圍可以在一米以內,所以很容易在室內傳播。加上小孩子經常接觸玩具和觸碰其他小朋友,所以更容易互相傳染。

流感病毒的治療一般都是以支援性為主。醫生通常會開處方藥物,舒緩患者的症狀。臨床上雖然有抗病毒劑,但必須在發病初期使用,否則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此外,奧司他韋(Oseltamivir)這類抗病毒藥並不適用於新生嬰兒和兩歲以下的兒童,所以年幼的兒童只能夠透過母乳中的抗體和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除了注射流感疫苗,目前沒有更有效預防流感的方法。

除了注射流感疫苗,目前沒有更有效預防流感的方法;不過,保持個人衛生,經常洗手,保持家居環境清潔和空氣流通也能有效減低患病的機會。流感高峰期出外應該戴口罩和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小孩子有流感症狀就不要上學,以免傳播病毒給其他小孩子。

​由於流感是由病毒引起,所以除非患者出現細菌性感染併發症,否則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流感屬於自限性感染,通常在家中休息,多喝水和睡覺,一至兩星期左右就會康復。但若然小孩子的病情持續或者發高燒(攝氏四十度以上),便應該立即求醫。

參考文獻
  1. ESPOSITO, S. & PRINCIPI, N. 2016. Oseltamivir for influenza infection in children: risks and benefits. Expert Rev Respir Med, 10, 79-87.
  2. KONDRICH, J. & ROSENTHAL, M. 2017. Influenza in children. Curr Opin Pediatr, 29, 297-302.
  3. KUMAR, V. 2017. Influenza in Children. Indian J Pediatr, 84, 139-143.
  4. PAULES, C. & SUBBARAO, K. 2017. Influenza. Lancet, 390, 697-708.

0 評論

了解冠心病

26/10/2019

0 評論

 
圖片
冠狀動脈是對心臟非常重要的一組血管,作用是供應氧氣及營養給心臟肌肉,以維持心臟運作。倘若因某種原因,導致冠狀動脈血管腔內收窄或閉塞,供應給心臟的血流會減少,以致心臟肌肉缺氧,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心肌梗死。

冠心病初期可以毫無徵狀,因動脈粥樣硬化需要長時間形成,而血管收窄亦可能不會呈現徵狀,但一般徵狀可包括心絞痛、呼吸困難、心肌梗塞,亦可能出現心悸、暈眩、出汗、噁心和四肢無力等情況。

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很多,包括吸煙、肥胖、缺乏體能活動、長期受壓,以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而年老及有家族心臟病史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要檢查和診斷冠心病需要利用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超聲波、非介入性心臟顯影、心導管和冠狀動脈造影。

一旦確診冠心病,患者可透過不同治療減輕病症,包括藥物治療如β–阻斷劑(Beta-Blockers)以降低血壓、心率、心肌收縮力及速度;抗鈣藥物以減低心肌耗氧量、心室負荷,並提高心肌效率;硝酸酯類藥物可以擴張靜脈、動脈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及氧氣輸送,減低心臟的前後負荷及心肌耗氧量等等。

除了藥物治療,病人亦可接受血管繞道手術,從身體其他部份摘取的血管接駁做成橋樑,讓血流繞過阻塞部位,將血流由主動脈經橋樑帶到受損的心肌;或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植入支架,將閉塞心血管打通。

不同的患者接受治療後,康復的進度都不一樣。有部分患者可能完全康復,有些患者則可能需要持續接受更長時間的藥物治療,如果情況沒有好轉,甚至有機會需要接受其他外科治療。

通常患者都需要服用薄血藥一段時間(至少半年以上),以減少血管再度阻塞的機會。不過,長期服用薄血藥會有副作用,而且需要經常驗血,調整藥物劑量。患者術後應該注重飲食和運動,增強心肺功能,保持心身健康!

如果對冠心病有任何疑問,或者懷疑自己患有冠心病,應該儘快求醫。冠心病雖然可怕,但只要定期檢查,注意飲食習慣和多做運動,就可以減低患病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DINICOLANTONIO, J. J., LUCAN, S. C. & O'KEEFE, J. H. 2016. The Evidence for Saturated Fat and for Sugar Related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og Cardiovasc Dis, 58, 464-72.
  2. KANDASWAMY, E. & ZUO, L. 2018. Recent Advances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 J Mol Sci, 19.

0 評論

小兒麻疹

1/2/2019

0 評論

 
圖片
加拿大和美國之前爆發麻疹,在溫哥華已經有三十多名兒童確診染病,礙於很多人對麻疹的認知不足,很多人都忽視了麻疹疫苗的重要性。

兒童染上麻疹後皮膚上會出現紅疹。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傳染性極強,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在引入麻疹疫苗之前,麻疹幾乎每兩年到三年就會大規模爆發一次。雖然現在有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麻疹,但根據世界組織的統計,2017 年仍然有超過十萬人死於麻疹,當中大部分死者都是五歲以下的兒童,而且大多數都沒有接種麻疹疫苗。

麻疹主要是透過空氣傳播,經由呼吸道進入體內,繼而擴散至全身。由於麻疹是一種人類疾病,所以只能夠人傳人,但不會透過其他動物傳染。目前,麻疹疫苗是已知的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研究顯示麻疹免疫接種防止了超過 2000 萬例死亡,因為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兒童即使染上麻疹,病發後的死亡率都會大大降低。

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兒童即使染上麻疹,病發後的死亡率都會大大降低。

麻疹的常見症狀包括發高燒、流鼻涕、咳嗽、眼結膜充血、頰粘膜上出現小白斑等等。數天後,患者的面部和頸部上會出現皮疹,皮疹在三天后擴散,可至手腳部位。皮疹通常持續五到六天才會開始消退。

大多數與麻疹相關的死亡都是由麻疹併發症所致的,嚴重的併發症通常出現在五歲以下的兒童身上,但也有可能出現在成年人身上。最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失明、耳部感染和腹瀉引致的脫水現象。另外,有先天性艾滋病、自身疫系統疾病、白血病、維生素 A 缺乏症等等的兒童都屬於高危一族。

目前並沒有針對麻疹病毒的抗毒治療,所以只能夠透過疫苗來預防。

目前,醫學上並沒有針對麻疹病毒的抗毒治療,醫生只能夠提供支持性治療和臨床觀察,避免併發症發生。患有麻疹的兒童,需要在二十四小時內補充維生素 A,研究顯示這治療可以糾正患麻疹期間出現的維生素 A 偏低的情況,有助降低兒童出現眼睛損害和失明的風險。另外,也有研究數據證明,補充維生素 A 可以降低麻疹併發症的死亡率 50%。
​
假如你的孩子屬於高危一族,但尚未接種麻疹疫苗,就應該盡快求醫,尋求兒科醫生的專業意見。理論上,任何時候,只要兒童尚未染上麻疹,接種疫苗都不會太遲,但兒童越遲接種麻疹疫苗,染上麻疹的風險就越大,家長應該多加注意。
​
參考文獻
  1. LEUNG, A. K., HON, K. L., LEONG, K. F. & SERGI, C. M. 2018. Measles: a disease often forgotten but not gone. Hong Kong Med J, 24, 512-520.
  2. MOSS, W. J. 2017. Measles. The Lancet, 390, 2490-2502.

0 評論
    圖片
    艾肯醫生(AIKEN)

    其他文章

    全部
    了解冠心病
    兒童流感須知
    小兒麻疹

艾肯醫生 AIKEN DAO © 版權所有
​未經作者同意 不得轉載及出版印刷 違者必究
​www.doctoraiken.com
  • 主頻道
  • 醫學專欄
  • 艾肯醫生手記
  • 網台
    • 科幻醫學
  • 聯絡